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浙江监管局

当前位置:首页>监管工作

财政部浙江监管局:“三强化、三紧盯、三坚持”
做实做细决算审核工作

   决算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全面反映中央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预算执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决算审核作为预算全链条闭环监管的重要一环,是监管局落实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抓手。浙江监管局认真落实“加强、聚焦、优化”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就地优势,围绕决算审核工作重点,通过“三强化、三紧盯、三坚持”,做实做细属地中央预算单位决算审核工作,推动预算单位高质量编报2024年度决算。

  一、强化组织领导,注重政策学习宣传 

  决算既是年度预算执行的结果,也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可靠的参考,因此,浙江监管局高度重视决算审核工作,将其作为预算监管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局党组高度重视决算审核工作,成立由分管局领导任组长的决算审核工作组,强化督促指导;同时根据参审人员的专长明确人员分工,在决算编报,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会计核算等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都安排了相应的牵头人,并指定专人负责沟通协调和后续汇总等工作。二是强化培训学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积极组织参加财政部决算编审网络培训班课程线上培训和决算审核案例库的线下学习,做到“吃透政策”、审核“心中有数”。三是强化政策宣传。着力做到编审结合,在决算审核开始前,对部分预算单位开展决算编报专题政策宣讲和答疑解惑,介绍决算编制常见问题及规范化要求,审核中借助工作群宣传最新政策及实际案例,促进提高决算编制质量,共同提升工作能力。 

  二、紧盯审核要点,分层推进开展审核 

  为了保障好审核质量,浙江监管局从决算数据、重点支出、跟踪延伸三方面开展审核工作。一是紧盯决算数据合理性,做实非现场审核。结合日常监管中掌握的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国资收益征缴等情况,对被审核单位报送资料的指标勾稽关系、数据变动合理性等开展比对、校验和分析,并对发现的疑点作好记录,提高非现场审核工作的覆盖面和灵活性,同时为提高现场审核效率打好基础。二是紧盯主要风险点,做细现场审核。以问题为导向,以贯彻落实“过紧日子”等政策要求为落脚点,针对非现场审核发现的疑点逐条核实,并结合预算编制审核、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等日常监管成果,在现场审核中重点核实预算单位“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的管理和压减情况,关注政府采购和基建项目相关支出等事项的合规性。三是紧盯预算执行全链条,做深延伸审核。针对个别系统单位层级多、链条长的特点,在审核汇总单位决算数据的同时进一步延伸不同层级的基层预算单位,核实上下级单位间资金往来及相关会计处理情况,防止虚增决算收支数据。同时,结合审核中发现的系统性问题,要求省级主管部门发挥好牵头作用,督促所属单位举一反三及时开展自查并纠错纠偏,以提升全系统的预算、资产及财务管理水平。  

  三、坚持细致全面,不断提升审核质效 

  浙江监管局注重事前事中协同,强化成果利用,不断放大决算审核成效。一是坚持审前调查,确保审核对象全覆盖。根据财政部指定的审核范围,在对属地单位开展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开展审前调查。通过梳理审核对象的单位性质、收入类型来源、支出规模等情况,确定6家单位作为此次审核的对象,并要求被审核单位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做到审核对象不缺不漏,并据此安排相应审核组成员与现场审核时间。二是坚持周密安排,确保审核工作有序推进。结合决算审核通知要求和浙江实际,迅速制定审核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制作审核工作记录表等模版,打好审核“提前量”。审核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把工作流程,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强化内部控制把关,对报告中涉及的内容,包括问题引用依据是否充分、事实描述是否清晰、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完善建议是否合理等开展集体会商和三级复核,确保同类问题的定性准确一致。三是坚持总结提炼,推动审核能力不断提升。一方面,通过回顾“以往问题”,梳理“零散问题”,归纳“系统问题”,凝练“典型问题”,不断丰富审核发现问题案例库,提升监管能力,进一步为预算审核、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等工作提供支撑,形成正反馈。另一方面,对本次决算审核中存在的可能影响工作成效的管理问题,专门组织开展回顾总结,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为今后高质量做好决算审核夯实基础。 

附件下载: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7日